養(yǎng)殖技術 | 母豬的同期分娩技術
1、什么是母豬的同期分娩?
母豬的同期分娩是指利用激素調控,使鄰近預產期的母豬,人為的終止妊娠,并在指定的時間段內分娩的一種繁殖調控技術。
2、同期分娩有什么好處?
※ 使母豬分娩時間更集中,仔豬日齡差異更小,更有利于仔豬的健康管理,也提高了產房的利用率。
※通過誘導分娩,可以使85%以上的母豬在規(guī)定的時間段內分娩,譬如晚上安靜的環(huán)境和更低的溫度,使母豬產程縮短,減少死胎,也更有利于固定奶頭等工作的開展。
※ 方便剪牙、斷尾、疫苗接種等仔豬護理工作和批量化進行,提高工作效率。
3、如何進行同期分娩操作?
3.1了解本場的預產期
最好有本場近一年的妊娠天數統(tǒng)計數據,在預產期前1~2天進行操作,如果沒有參照對比的數據(如后備母豬),建議在妊娠期第114天進行同期分娩操作。
3.2 操作方法
假設在下午6點給母豬外陰部注射科列醇1支(氯前列醇鈉;0.2毫克/支),85%的母豬將在第2天傍晚6點至第三天凌晨分娩(24~36小時之間)。
4、注意事項
4.1氯前列腺素可導致流產,易通過皮膚吸收,員工不慎接觸后應立即用肥皂清洗。
4.2一般妊娠112天注射,不太會有母豬出現分娩癥狀,但可能所產仔豬較弱;當選擇114天進行注射時,則注射前需檢查母豬乳頭,如果有乳汁則無需誘導分娩。
4.3前列腺素類藥物不能與非類固醇類抗炎藥同時應用。
4.4 在母豬分娩后24小時,肌注科列醇1支,有助于排出惡露,促進子宮修復,同時有利于提高泌乳量。
5、母豬分娩操作常見誤區(qū)
5.1 頻繁靠近母豬并產生噪音:母豬需要安靜不被打擾的分娩環(huán)境,非必要時盡可能不要突然靠近母豬或發(fā)出聲響。
5.2在母豬分娩期間進行輸液、肌肉注射等操作:這些做法容易引起人為的難產;
5.3頻繁用手掏仔豬,尤其是深入骨盆的進行助產:母豬難產一般發(fā)生于產道骨盆位置。深入子宮角掏仔豬極易造成產后感染。
5.4 助產時用肥皂潤滑:肥皂一般呈弱堿性,而母豬的產道是呈酸性環(huán)境的,容易破壞產道內環(huán)境,誘發(fā)感染,并增加阻力。正確的做法是帶助產手套,用硅油進行潤滑。
6、其它建議措施
同期分娩技術結合良好的健康管理,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母豬的繁殖效率,主要有以下三點:
6.1 圍產期是母豬面臨的最大應激,在進產房后至產后一周期間,建議飼料中添加2kg/噸實肯耐,可縮短產程,促進產后采食量提高,從而提高泌乳量和產后恢復。
6.2 建議在妊娠期飼料中添加光榮媽媽1kg/噸,以補充功能性營養(yǎng)素,減少便秘等現象。
6.3 每3個月添加2周園蘭清,凈化藍耳病,以保證初生仔豬健康,為育肥階段奠定堅實的基礎。
利用激素調控,進行同期分娩,一方面能解決分娩不集中的問題,另一方面,可以人為調控分娩時間,利于管理和集中操作,已經成為豬場重要的分娩管理手段。
官方微信掃描